近年来,国际政治纷争和军事冲突多点爆发,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以及严峻的国际态势,致使能源转型与储能发展得以强化。能源安全意识的觉醒,促使世界各国加快新型储能产业的布局,积极抢占技术高地。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储能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近三年,国家已发布两百多条与储能相关的政策,助力储能产业向规范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但现阶段新型储能领域仍旧面临着储能需求不匹配、行业标准不完善、业内呈现无序竞争等诸多困境。在这种背景下,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储能上下游龙头合资组建国研院,合力打造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据了解,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于2023年获得工信部批复组建,是全国唯一一个新型储能领域的国家级创新中心,也是广东省首家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中心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和工信部部长金壮龙督导,以国研院为依托,创新中心获得省、市、区政府4.5亿元的启动资金。创新中心围绕国家高端制造业重大发展战略,坚决贯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立足大湾区,辐射全中国”,旨在建立最具权威性的新型储能研究平台,为我国新型储能的发展提供指导方向;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掌握新型储能发展的世界话语权。
国研院是由南网科技牵头,采取“公司 联盟”的运营模式。联合东阳光、亿纬锂能、珠海冠宇和广汽优湃等12家储能、芯片、装备、投资运营等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合资组建,其中,东阳光作为国内电容器和锂电材料的龙头企业,是国研院唯一一家储能材料股东单位。除13家创新主体股东方之外,国研院还涵盖比亚迪、鹏辉能源、华为数字能源、澳门电力、香港理工等75家单位的新型储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覆盖本领域超过85%的国家级创新平台,拥有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4家技术研发中心,1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在人才、科技、产业、金融等方面的区位优势。
作为全国第一家由产业应用侧企业牵头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研院不以盈利为目的,意在带动整个产业链多元并蓄发展,瞄准八大任务,聚焦大容量、高安全、长寿命、高效率的规模化新型储能技术和装备,通过开放共享的重点实验室 中试产线建设,突破五大领域、十大方向储能本体关键共性技术和三个规模化支撑技术,建立“1 n”基地,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聚力打造研发-测试-中试-实证为一体、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平台。
资源汇聚赋能合作共赢,拓展东阳光产业生态圈
在国研院13家创新主体股东方中,东阳光经过20余年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持续聚焦新能源赛道,拥有国内技术水平领先的新能源研究院,形成了以电容器产业链和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为主,磁性材料、热交材、制冷剂和电子氟化液等产品配套的储能相关材料板块。顺应当代快速发展的新型储能潮流,立足于企业的前瞻战略规划,东阳光汇聚内部储能技术、产业优势资源,积极参与到国研院的建设和运营当中。
在国研院,东阳光积极申报新型储能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充分利用创新中心提供的测试平台、产品研发中试、型式试验、以及模拟应用场景测试等技术服务,享受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及工程等方面的工艺验证、分析改进、性能测试等高技术服务,实现项目研发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同时,利用覆盖全联盟单位的科研创新网络协作平台,东阳光与国内外优秀平台、高校、专家等联盟技术团队联合攻关,可实现项目多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技术创新。通过联合研发、联合共建、技术引进、参股并购、专利交叉许可等多种形式,与国内外同行围绕新型储能材料、装备、应用等方向的重大技术问题和共性需求开展联合攻关,持续提升东阳光研发技术的创新能力,拓展东阳光产业生态圈。
在这个国家级的创新平台上,东阳光通过独研、合研或其他联盟团队负责的国研院项目,都将会受到省市区政府提供的政策、资金、场地等全方面支持。东阳光作为股东方,有丰富的产业基础和产业化落地经验,不仅能够快速实现自研项目的成果孵化,促进企业产业化进程,还能跟投行业优质项目,对国研院主导的、与储能材料相关的优秀技术项目有优先选择孵化权,扩大公司产业布局。
同时,设立新型储能产业基金的国研院,其他股东方也可以对东阳光控股的产业孵化项目进行参股投资,有效发挥创新中心和联盟的资源汇聚优势,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多方合作共赢局面。
未来,东阳光将协助国研院及联盟单位发挥行业引领作用,以国际领先水平为基准,积极参与新型储能领域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申报、制订,持续扩大公司产业影响力,筑牢行业领军地位,引领新型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成为全球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的领导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