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链”上预制菜产业地图和报告发布:粤鲁“双星”领跑,增量争夺转向存量-k8凯发真人

首份“链”上预制菜产业地图和报告发布:粤鲁“双星”领跑,增量争夺转向存量-k8凯发真人

发布时间 2024-04-12 19:40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18393    当前位置:k8凯发真人 >> 要闻 > 内容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丁莉 实习生 陈聪 魏佳燕 广州报道

4月12日,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和第二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在东莞举办。作为近年来食品界“新秀”,预制菜自然不会缺席,成为展会现场热议的焦点。其间,首份中国预制菜产业地图正式发布,对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概况、趋势,以及地域分布情况等进行了全局式、系统性梳理。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到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距离2026年的万亿大关更近了一步;据预测,今年,产业将进一步冲击6972亿元。

行至半途,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从规模扩张速度上来看,产业或将迎来一个关键拐点——今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增速有望继续快速攀升,并达到35%的峰值,此后,产业增速将转而趋缓,预计到2026年将下降约17个百分点。

同时,根据本次发布的产业地图,地域间仍存明显的差异性,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企业密度、产业园区数量,抑或是关联配套行业,都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局面。尤其是广东,地图收录了其52家代表性企业,11家预制菜产业园,在诸省之中为最,强大的供应链优势是新一轮竞合关系中广东的“硬核”所在。

在受访专家看来,2024将是关键一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动能开始“换挡”,重心将从快增长到优结构,从增量争夺移向存量变革。

一方面,企业将加注高质效、多元营销和完善供应链寻找新突围点,尤其是撬开远未饱和的个人消费市场,实现由b向c的一跃,行业对国标的期盼也日渐强烈;另一方面,中西部省市也应借特色资源禀赋寻找比较优势,加速形成后起之势。

“劣币清退”与“良币培育”并行

万亿预制菜产业作为一、二、三产的粘合剂,已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

从产业地图中亦可发现,其中收录的企业大致可分为农业、餐饮、速冻、零售四大类别,这侧面揭示出了行业牵涉广泛、包罗万象的特征。因此,当前中国预制菜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既得益于农牧业、调味品、预制菜装备、冷链物流、餐饮零售等生态的成熟,也反向带起上述业态的持续跃增。

从上游来看,过去十年,中国的粮食、肉类、水产等产量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2023年增速分别为1.3%、4.5%、3.4%;同期,调味品市场规模已临近6千亿元,近三年均保持双位数增长,方兴未艾的预制菜产业将为相关产能找到出口。

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温靖认为,通过深加工,农产品能拓展销售半径,在更广的时空范畴内调蓄供需,实现产业促稳增收。

在中游,预制菜行业激发了新一轮科技创新,截至今年年初,相关专利申请量已达563件。生产需求催动装备制造迎来爆发点;同时,冷链物流产业规模亦快速膨胀,2023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为7231亿元,增速达到13.5%。

但随着今年之后增速放缓与动能“换挡”,行业开始思考新的发展模式。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新商机或蕴藏于下游市场端。与预制菜产业高增速形成对照的是仅有10%—15%的渗透率,而同期美日已经达到60%以上;从市场结构分析,中国预制菜销售仍未充分走向c端,以餐饮为代表的b端市场占据了约七成份额。

产业地图中涉及的企业大多都已走上由b向c的转型。例如,去年开始,广东的唐顺兴在供港餐饮的基础上,面向个人消费者推出了一系列快手菜;浙江的麦子妈则从电商端找到了突破口,近两年接连斩获天猫预制菜相关类目双11、年货节销量榜第一。在其创始人翁博成看来,b端与c端市场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提供了稳定的产能与利润,后者则关乎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定价权。

但进一步的市场开拓还在于,如何打破大众间仍广泛存在的成见。

多态与年轻化的营销是手段之一。过去两年间广东推出的年鱼经济便是典型案例,相关活动迎合年庆节点,推高了预制菜的热度,并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地标性品牌。仅南海区年鱼预制菜产量便接近3000吨,销售额超过1.5亿元。

另一方面,起跳看流量,长远看质量。未来产业扩张速度逐步放缓也意味着,预制菜产业的“劣币清退”与“良币培育”正同步进行,上下游对产品质量将提出更高要求,这与争取消费者信任的问题殊途同归。

今年3月《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预制菜定义,并将净菜、主食类与央厨配送等移出预制菜范畴,产业范畴更精确,管理也将再度精益。同时,《通知》要求加快完善标准。随着未来“国标”的制定,预制菜的“合规时代”即将来临。

园区、企业“东密西疏”

从产业地图来看,中国预制菜产业已呈现全面、多点开花的格局。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广东、山东、四川等多个省的产业营收规模突破千亿大关。

同样迎来爆发的是政策端。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5个省份发布了关于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地方标准。仅以广东为例,省级层面已形成丰富的政策体系,它们密集出台于近两年间,从金融、人才等多个维度着手培育产业;地市层面,至少珠海、肇庆、深圳等8地有相关政策出炉。

政策进一步引导产业从分散向集群模式转变。从2022年以来,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一批预制菜产业园,至今已有百余个。根据产业地图梳理,广东省和山东省各有11个预制菜产业园,在各省中并列第一;浙江省以7家产业园跻身第三甲。

企业密度和产业园数量反映出各省预制菜产业体量与水平,这也与此前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年年度中国各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水平排行榜》大体一致,对比2023年第三季度,上海、安徽分别由第六、第八上升至第四、第五,湖北进入前十。

总体而言,前十名成员变动不大,尤其粤鲁“双子星”交替居首。

分析各省优势动能,主要可分为四川等特色菜系驱动型、山东等农副产品禀赋驱动型、北上等终端消费驱动型。其中,广东在多方面的优势几乎是压倒性的。

在消费方面,77.5%的预制菜消费者生活在一二线城市,且其中近九成为22—40岁人群。而广东省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共计七座,15—59岁人口占据70%,c端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同时,全省2022年限额以上餐饮业法人企业数达到了6740家,与排名二、三位的山东、河南形成断层,b端市场维稳作用突出。

从产业结构来看,广东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以5.5千亿元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的同时,第二、三产业也分别达到55.4、75.7千亿元,为预制菜原材料、加工、物流、营销等提供了完善的配套生态。尤其是制造业优势基础下,一批家电企业加速布局预制菜装备,格力牵头下已形成了广东省预制菜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

此外,广东企业主体众多,尤其头部企业起步较早、优势显著。由于预制菜产业链条长,全国范围内供应商数量超100家的预制菜企业占比高达70%,能控制在35家以内的仅占11%。而广东的头部企业恰恰具有突出的全产业链优势。

以产业地图中的国联水产、恒兴为例,类似企业多串联起养殖、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条,在成本、质量管控及生产溯源方面优势显著。

紧随广东之后,山东、河南以丰富的养殖和粮食资源成为预制菜产业的重要基地,三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粤式水产、鲁菜、豫菜的差异化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企业、产业园还是政策,产业地图均呈现出东密西疏的局面;香港咨询排行榜中,前十甲中仅四川为西部省份,另有三个中部省份,其余全部为东部沿海省份。专家认为,中西部地区终端市场相对欠缺,为发挥好资源禀赋,加快形成后起之势,可考虑同东部开展“原料 生产营销”的跨地域合作,探索共建预制菜产业园,集合各方优势形成发展合力。

指 导|丘志勇 蔡丽君 古国真 丁青云

策 划|吴银璇 李振 谭婷

统 筹 |梁超文 喻淑琴 于长洹

作 者|丁莉 实习生 陈聪 魏佳燕

视 频| 邓学良 吴蓉 白宇航 洪丹华

设 计|邓锋 陈泽深 林军明 郑嘉琪

通讯员|万方芳 何辰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您喜欢
k8凯发真人 | | 网站地图 | | rss订阅
k8凯发真人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k8凯发真人的版权所有 备案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联系邮箱:linghunposhui@163.com   
网站地图